《爱玛》电影评价观后感悟剧情解析:改编的意义

《爱玛》(Emma.)电影一开场,便引用原着小说Jane Austen的原文,把故事主人翁描述为「handsome,clever and rich」,指她年轻、漂亮、富有、聪明,什么都不缺。

那个年代,结婚不过是有钱人家的资产转移,又或家境卑微的人生价十倍的大好机会,不愁经济的Emma,自然不急于结婚嫁人,她悠然自得,更乐于为其他女孩充当红娘,为她们物色新郎人选。可笑的是,明明故事说Emma天资聪颖,但却又每每在牵红线期间摆乌龙,甚至误会好友真正的暗恋对象,闯出祸来。

原著作者也指Emma为人有点自负,这个我认同:她爱在朋辈间担当主导的角色,她会嫉妒才华比她出众的女生,她又会冲口而出地批评她嫌弃的人。我倒没法看出她有多聪明。
最后,Emma的好友还是回到她的初恋对象身边;Emma计划介绍给好友的那个男生,原来私下已与另一女子私订终身;

她也终发觉自己原来对Mr Knightley产生了感情,了解到自己的心意。迂回曲折地搞了一大餐,不过是高举自由恋爱,幸福由自己决定和争取等道理云云。我觉得将古老的文学巨著改编成影视作品,最重要的不再是故事本身是否好看,而是改编的意义。例如Greta Gerwig改编的《小妇人》(Little Women),比较百多年前和现今的女性思想,竟让人有更深刻的自省,反思现代的女性是否反过来倒退了;

又例如现在改编Agatha Christie的《东方快车谋杀案》(The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也许其实是想重新定义何谓公义与善恶的分野。

反观《爱玛》,我不是觉得这些讯息不正确或已落后,只是我未想透编导进行改编的用意,我不觉得现今的社会大众,非要得到这些启示不可。当下,我想看到有人改编历久不衰的《1984》多点。

当然,我这种想法也许太吹毛求疵。很多时候,改编的原因,只是电影公司想赚钱罢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