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小姐》专业电影评价论观后感悟|剧情结局简介绍解析分析|意思含义

每个人共同的青春印记。

简介

伯德小姐
Lady Bird(2017)


剧情梗概:
Christine(Saoirse Ronan饰)是加州沙加缅度一所天主教高中的平凡学生,她对自己无趣的家乡感到不满,渴望拥有更多采多姿的生活,因此怀抱着前往「富有文化素养」的美国东岸大学就读的梦想,

甚至为自己取了’Ladybird’的名字。身处在成年前青春的最后一里路,Ladybird该如何跨过随即而来的友谊及爱情难关,又该如何面对持续恶化的母女关系?

正文

《伯德小姐》在青春成长这个主题之下,不以那些早已拍到烂的青春电影卖座元素作为主轴,举凡热血沸腾、誓死纯爱以及那种使劲逃离世界的使命感,在其中都被Ladybird平凡但称不上完美的青春所取代。

电影并非借此诉说多么精彩的青春乐章,而是真实描绘每个人在年少时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都曾经历过的拉扯、徬徨和偶尔唯我独尊的叛逆。

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和电影中Ladybird的内心想法产生连结,并在这之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青春面貌。

你想成为什么模样?

《少年的你》曾经提及:「从来没有任何一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大人。」青春之所以苦涩,正是因为它象征着我们努力在汪洋之中寻找自我的路途。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因为不明白自己的方向而迷失在同龄人的眼光之下,正如克莉丝汀为了能结交很酷的朋友,不惜努力隐藏真实的自己、谎称自己的家是全州最大最豪华的房子,更背离原来的知己。

我相信在大多数人的青春回忆里,诸如此类的剧情总是一再上演,但大部分的结局都以遗憾收尾。因此很高兴至少在故事的尾声,Ladybird能够和Julie和解,看到那个真正在乎自己、真正合得来的好友。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段母女在更衣间的谈话,着实将青春期渴望独立又希望能得到家人肯定的矛盾情绪描写在其中。

青春时期的亲子关系就像是电影中Ladybird和妈妈的互动一样,时而亲密,时而争吵。在孩子眼中,我们总是认为父母不够理解我们的想法,却忘了设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思考,这些叨念、责骂,其实都是期许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除了父母,又有谁会在与我们争吵无数次之后,仍在我们最糟的时候陪在身旁,依然不计利弊的成为我们背后强大的靠山。

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回到过去的记忆,思考青春时和父母的互动关系,希望有一天在摸清了这些道理之后,好好向拉拔我们至独立的父母道谢吧!也千万别忘了有那么一个称作「家庭」的归属,永远为我们敞开大门。


「也许有一天,我离开了这座城市,现在我所习焉不察或始终不能习惯不能喜欢的,这座城市的细节,也会发酵成思慕微微的一纸相思,呼唤着我,使我萦回。」——王盛弘〈故乡的野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